秋意渐浓,学海启航。9月6日,中国政法大学培训学院 2025 级法学与应用心理学同等学力研修班正式拉开新学期帷幕,开学第一课在海淀校区圆满开讲。研修班采用双线教学模式,覆盖两大专业核心领域,以多元化教学形态满足学员学习需求,为同等学力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。

专业课程全覆盖,学习热情满课堂
在课程设置上,两大专业均聚焦核心知识与实践应用,构建起系统化的课程体系。其中,法学专业围绕经济法、民商法、刑法、社会法、知识产权法、宪法与行政法、刑事诉讼法七大核心学科展开,开课首日涉及《民法学》、《经济法理论》《民法总论》、《社会法基础理论》、《中国宪法》、《刑法总论》、《刑事诉讼法总论》、《知产总论》等 10 门热门课程,总课时达 120 课时。百余名面授学员早早抵达教室,带着对专业知识的渴求投入学习,课堂上专注聆听、积极记录,充分展现出学员求学的热忱与毅力。

应用心理学专业则瞄准五大核心发展方向,涵盖儿童青少年发展与家庭养育心理学、管理心理学、婚姻与家庭咨询、犯罪心理与行为矫治、心理咨询与治疗,首日开设的《管理心理学》《发展心理学》《普通心理学》等6门课程,总课时34课时,吸引了 30 余名外地学员专程赶来参与线下学习。“终于能面对面和老师交流,这种沉浸式学习的感觉特别好!” 一名来自外地的应用心理学学员表示,线下课堂的互动氛围让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刻。


双线教学破壁垒,教育公平践初心
为克服部分学员因工作安排或地域限制无法亲赴课堂的困难,学院积极整合数字教学资源,构建线上直播学习平台,全面推动“线上—线下混合式”教学模式。线上学员通过学院指定平台实时接入课堂,可全程参与授课、互动答疑及作业提交等环节,实现与线下课堂完全一致的学习内容、互动体验与进度安排,有效保障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与整体性。
“即便出差在外,也能实时跟进课程,线上提问如临现场,学习体验无缝衔接。”一位线上学员的真实反馈,正是学院践行教育公平理念的生动体现。在师资力量组建上,学院秉持 “高起点、强专业” 原则,精心汇聚各学科领域经验丰富的优秀硕士导师与博士导师,打造了一支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经验的授课团队。教学过程中,教师团队尤为注重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,将系统的专业知识与真实鲜活的行业案例深度融合,通过场景化教学的创新形式,引导学员跳出 “纯理论学习” 的局限。从模拟法律实务场景解析条文应用,到还原心理咨询案例推导解决方案,教师们以沉浸式教学让抽象知识变得可感知、可运用,切实推动学员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应对行业实际问题的实用技能,稳步提升专业竞争力。
全方位保障护航,筑牢教学 “安全线”
为确保教学平稳落地,学院领导班子提前统筹部署,牵头组织教务管理办公室、学员管理办公室开展协同工作。开课前期,团队完成了全流程教学模拟演练,对多媒体设备、网络环境、直播软件进行多轮细致调试,反复测试画面清晰度、声音传输质量及互动功能稳定性。同时,针对设备故障、网络中断等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,学院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,明确应急处置流程与责任人,以 “严之又严、细之又细” 的工作态度,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根基。
聚焦质量谋发展,助力学员成长成才

2025级法学与应用心理学同等学力研修班的顺利开课,标志着培训学院同等学力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。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学员需求为导向、教学质量为核心,在现有双线教学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、完善教学服务。以此次开课为新起点,持续探索同等学力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,为社会输送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实干能力的优秀人才,为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注入更多“智”力动能。